2024秋季学期开学在即,大批中国学生将陆续赴美留学。为帮助广大新生更好适应美国校园学习生活,提升安全意识、守法意识,防范电信诈骗及各种安全事件,实现平安留学、健康留学、成功留学,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与驻美各总领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定于北京时间8月4日上午8:30在线举办“2024平安留学—赴美留学行前指导”。活动将邀请使馆领事官员、国家反诈中心专家、美国高校教授、行业资深律师及心理健康专家等做专题指导。欢迎即将赴美留学的同学携家长届时参加。
Related Posts
中国女留学生纵火焚烧教堂被判八年
- Ryan
- 03/26/2024
- 0
阿拉巴马州–联邦检察官周一表示,一名持学生签证在美国居住的30岁女子因在2021年纵火焚烧蒙哥马利市第一浸信会教堂(First Baptist Church in Montgomery)而被判处八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中国女留学生严晓琴(Xiaoqin Yan,音译)去年被判犯有纵火罪和非法持有枪支罪。在她被捕时,严晓琴的非移民签证已经过期,因此不能合法持有枪支。她被捕后,签证被吊销了。 根据法庭记录和在2023年6月对严晓琴的审判中出示的证据,严晓琴于2021年9月30日进入蒙哥马利市中心的一座教堂,并在建筑物内点燃多处火源。据al.com报道,教堂至少损失了2.5万美元。 庭审中出示的证据还显示,在纵火案发生前,严晓琴曾多次与教堂工作人员接触,并表现出奇怪的行为。
2022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项目申请通知
- Ryan
- 02/08/2023
- 0
纽约领区各位留学人员: 为体现国家对广大自费留学生的关怀,奖励优秀自费留学人员取得的优异成绩,鼓励大家回国服务、为国服务,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于2003年设立了“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以下简称“优自奖”)。为做好纽约领区2022年度“优自奖”报名及评选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请条件 申请人为自费留学人员,所在学校属于纽约领区,包括康涅狄格州、缅因州、马萨诸塞州、新罕布什尔州、新泽西州、纽约州、俄亥俄州、宾夕法尼亚州、罗得岛州、佛蒙特州。2022年度“优自奖”奖励对象分A、B两类,每位申请人同年度只能申请其中一类。 1.A类为在外学习人员,具体要求为: (1)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效护照; (2)正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二年级及以上的人员; (3)报名时年龄不超过40周岁; (4)品学兼优。 2.B类为拟回国工作人员,包括应届博士毕业生和即将完成博士后研究人员,具体要求为: (1)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效护照; (2)应届博士毕业生:于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并计划回国工作的人员。报名时年龄不超过40周岁。 即将完成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后继续作博士后研究、于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完成博士后研究、计划回国工作的人员。报名时年龄不超过45周岁。 (3)已确定回国工作。 (4)品学兼优。 3.曾获得该奖学金、享受过或正在享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人员的申请不予受理。 二、奖励金额 奖励方式包括获奖证书和奖学金。其中,A类奖学金数额标准为每人6000美元,特别优秀奖为每人10000美元;B类奖学金数额标准为每人10000美元。 三、评选程序及申请方式 为体现“公开、公正、公平”原则,评选工作按照“个人申请、国外初审、国内终审”的程序进行。特别优秀奖由国内评审专家在终审环节中根据拟获奖人选的综合素质进行评选。 个人申请实行网上申请。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于北京时间2022年12月10日至2023年2月10日登录2022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管理系统”申请,并按要求提交电子材料(系统使用指南见附件1)。 同时,请申请人于北京时间2023年2月11日前打印申请表并签字确认后,按上传材料顺序将所有材料扫描为1个PDF文件(材料清单及要求详见附件2),文件命名为:申请人姓名+就读学校+专业(例如:张三+纽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并提交至驻纽约总领馆教育处邮箱youzinewyork@gmail.com。 任何问题请通过以下方式咨询: 邮箱:youzinewyork@gmail.com 电话:212-244-9392转8011 […]
同学们请注意,这件事与你有关!
- Ryan
- 02/09/2023
- 0
以下文章来源于联合国 ,作者促进全球高等教育 今天,在全球2.35亿高等教育在读学生中,有600万人在国外留学,这意味着,每100名高等教育学生中约有3名学生在国外求学,其中50%在本国所处区域之外学习。流动学生的群体日益壮大,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继续快速推进。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国家的大学学位是如何在另一个国家受到认可的呢? 现有的五个区域资历承认公约只能保障各地区或大洲内国家间的学生流动,在本国所属区域或大洲以外的国家留学的学生依然面临学历学位承认问题。如果,我们试着畅想一个这样的世界:学生可以毫无障碍地在全球自由流动和深造,通向知识的大门可能会向更多人敞开。 好消息是,我们也许能朝着这个目标更进一步,第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联合国高等教育条约《承认高等教育相关资历全球公约》(以下简称《全球公约》)即将于今年3月5日生效。 《全球公约》的前世今生 学历学位互认互授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和跨境交流中的关键环节,专指一国的高等教育部门或机构,通过承认申请人在外国高等教育机构学习并获得学历,包括课程、学分、资格证书、文凭和学位等,来接受其在本国高等教育机构进入高一阶段学习或从事某项职业的能力证明,并授予其享有相当于外国资格证书、文凭和学位的本国证书、文凭或学位。 在联合国相关机构的推动下,各成员国或相关政策缔约国以签署国际法规、公约条例、补充条款、行动计划等方式,共同促进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互授机制的形成、实践与发展。 作为唯一负责高等教育的联合国机构,教科文组织是探讨承认高等教育资历和促进学生流动问题的全球平台。因此,《全球公约》的设想很久之前就被提上了教科文组织的议事日程。 一项可行性研究指出,全球范围内对改善外国教育资历认可的需求高涨,迫切需要制定一项《全球公约》来回应这一需求,因此联合国建立了一个承认高等教育学历的全球监督框架,即《承认高等教育相关资历全球公约》。这项研究结束后,正式起草程序于2011年开始。 全球公约》起草时间线 2011年,正式起草程序开始。 2016年,教科文组织成立了起草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来自世界各个地区的专家组成。 2017年6月,《全球公约》初稿完成。 2017年至2018年间,《全球公约》草案在会员国间传阅以征求意见。教科文组织在2018年12月和2019年3月举行的两次政府间会议上提交了修订过的草案以供讨论。 2019年3月,来自约150个会员国的260多名技术和法律专家批准了该草案。 2019年11月,《全球公约》草案提交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届会议表决,并在大会上获得通过。 2023年3月,《全球公约》正式生效。 《全球公约》是首个适用于全球范围的联合国高等教育条约,并将成为教科文组织现有的五个承认高等教育相关资历区域公约的补充。 《全球公约》的权益保障 《全球公约》以现有区域公约为基础,旨在促进国际学术流动,推动实现个人通过公平、透明和非歧视性的机制评估其高等教育学历的权利,有助于创造一个公平、透明和非歧视地承认高等教育相关资历的框架。 在这一框架下,那些寻求在其本国以外的地区获得学历认证的人将是这份公约的主要受益者,无论其目的是接受高等教育还是继续深造。例如,一个想要在其他地区攻读大学的学生将更容易使他(她)的高中学历得到认可。希望在其他国家完成他(她)正在攻读的另一国学位的学生也将获益。 尽管《全球公约》并未规定外国教育资历必须自动得到承认,但它确立了一个原则,即在一国有资格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移居另一国后一般应同样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资格,除非两国之间的高等教育录取要求有实质性不同。 《全球公约》还将举证责任从申请人转移至认证部门,从而简化了资历承认程序。过去,学生需要自己证明为什么他们的外国教育资历应当被承认,而现在,认证部门必须给出合理的解释才能拒绝承认学生的外国教育资历。即便认证失败,申请人也将有权申诉。 《全球公约》秉承《2030年教育》议程精神,旨在扩大全球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促进学生、教师、研究人员和求职者受益于跨境教育。该公约还希望推动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为各国有关部门间的跨境和跨区域合作提供平台,以便探索承认高等教育资历更好的工具和做法,并为提高全球高等教育质量做出贡献。 《全球公约》为培育高等教育体系间的相互信任创造了一个规范平台。借助这一空前的机遇,全世界的学术界得以齐心协力增进共同福祉,建设适合终身学习、紧跟时代、有活力的和包容的高等教育机构。 […]